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讲话稿> 正文

在市域社会治理推进会上的讲话【优秀范文】

富丰文库网 发表于2022-07-10 20:2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市域社会治理推进会上的讲话【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在市域社会治理推进会上的讲话【优秀范文】

在市域社会治理推进会上的讲话

 

  1 学习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体会文章- -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探索

 2020 年 5 月 29 日,中央政法委下发《关于江苏省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区名单的通报》,南通市获批第一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作为新时代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探索既是防范化解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风险应对的准备,也是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重大决策行动,事关人民安居乐业、事关社会安定有序、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围绕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南通按照中央、省委精神要求与工作部署,凝心聚力,勇于作为,走出一条探索新路。

 一、树立科学理念,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引领力

 树立科学理念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与方向的体现,没有科学理念,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就没有科学的步骤与方向,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就没有

  2 保障。南通深刻把握市域社会治理特点规律,树立科学的治理理念,着力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引领力。

 坚持党委的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市域社会治理领域中绝不能虚化、弱化党的领导。南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委的核心地位,并发挥好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有效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搭建多方参与的平台,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使市域社会治理规范有序进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发挥人民的创造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引导群众。南通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通过细化和完善各项与人民群众紧密相关的社会治安、矛盾纠纷、公共安全、社区服务、社会风险等举措,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发挥其自身独特的治理基础和资源优势,有效破除现

  3 有体制机制下的制度壁垒、机制障碍等难题。南通统筹城乡社会治理各项任务,优化整合市域层面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市场资源等资源配置,增强社会治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实现治理要素的深度融合,形成“民呼我应”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共同体,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二、聚力“五治”融合,推动市域社会治理上新台阶

 “五治”融合是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取得实效并长期坚持的关键和保障。在推进试点工作中,南通紧紧围绕共建共治共享方向,聚力做好“五治”融合文章,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向精准、精细、精致方向不断迈进。

 强化政治引领。把政治引领贯穿于市域社会治理全过程,并不断将其转化为制度优势。以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党政机构改革为契机,建立社会治理领域大部门、大网格、大平台、大执法组织基础,完善党建引领机制、加强政治教育覆盖、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保持社会治理正确方向,推动治理的协同联动。

  4

 强化法治保障。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急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需求,结合实际制定务实管用、便于操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努力建设高水平平安南通、高品质法治南通。加强科学立法、狠抓依法行政、坚持公正司法、深化全民普法,促进社会治理规范有序。

 强化德治教化。充分挖掘市域内的优秀传统文化、优良革命传统,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陶冶道德情操,狠抓德治教育、健全德治体系、加强德治约束、激发德治能量,提升社会治理文明指数。

 强化自治基础。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明确基层自治边界,依法确定村(社区)工作事项,丰富自治形式、建强自治组织、提升村级自治,凝聚社会治理群众智慧。着力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打造“有事好商量”品牌,开展群众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协商活动,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

  5

 强化智治支撑。采用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技术,综合运用大数据、5G、人工智能、融合通信等技术,打通了全市的治理单位,汇集了全市市域治理资源,形成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全覆盖体系,打造“一体化”智慧指挥体系、“一站式”智慧服务体系、“一张网”智慧管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升级。

 三、致力一体化平台,实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高效运作

 南通市委市政府深刻把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特殊战略定位,致力打造集成研判信息、整合资源、创新方式的一体化平台——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实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高效运作。

 融合七大功能,主打智慧治理。汇聚共享功能,通过归集全市域数据打造市域治理 1 张总图和党建、社会治理、文明城市、高质量发展、政务服务等 16 张专题图,动态展现市域治理工作全貌;智能搜索功能,聚合业务专题关键信息,形成智能搜索引擎,以鲜活的数据、图文并茂的方式提供辅助技术支撑;集约服务功能,借助12345

  6 和南通百通 APP 的集成服务优势,构筑群众与政府快速对接通道,打造“群众吹哨、部门报到”治理新格局;分析研判功能,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经济社会全覆盖分析研判体系,辅助领导科学决策;监测预警功能,搭建人工智能预警分析模型,实现常态监测预警和突发风险防控,推动市域治理从被动“堵风险”向主动“查漏洞”转变;联动指挥功能,建立集平时协调联动、战时应急指挥于一体的市县乡三级联动指挥体系,实现高效联动、平战结合;行政问效功能,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形成覆盖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和公众服务全流程监督评价体系,有力提升行政效能。

 健全三级体系,推进常态治理。11 个县(市)区、96 个乡镇(街道)均建立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形成“1+11+96”的立体化指挥体系;整合优化部门职能,市、县两级整合优化“12345”、网格化以及数字城管等相关部门单位的职能和机构,设立县、乡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建立指挥中心运行机制,建立部门进驻、指挥长负责、人员管理、考核问效等系列运行制度,实现指挥中心制度化管理。

 严格规范运行,完善制度治理。建设“部门进驻、

  7 联席会议、分级指挥、应急响应、跟踪问效”等闭环工作流程,落实指挥长负责、考核问效等制度;采用覆盖全市范围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优化整合基层行政审批、执法管理、公共服务、市域治理等力量,为全市市域治理现代化奠定体系基础。

 四、全力组织保障,确保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首创必成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将会带来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需要各地各部门合力去推进。为此南通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各部门必须强势推进、奋勇争先,全力确保试点首创必成。

 高层次强化组织推动。市县镇三级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压实推进责任,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与贯彻落实国家安全、平安、法治、信访等责任制紧密结合,科学构建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加大人财物保障力度,组织各方面力量扎实推进,实施“责任五进”工程。

  8

  高水平健全考评机制。坚持以考促建,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情况纳入全市考核体系,对各类责任主体完成社会治理目标任务的进度、质量、效果进行考察评估,明确结果性指标,考核结果与年终奖励、评先评优挂钩,以严格考核倒逼工作落实。

 高定位推进争先创优。激发“敢争第一、勇创唯一”的壮志,勇闯“无人区”、推动“新突破”,推动南通社会治理成为群众信得过,充分体现科学性、规律性的过硬品牌。

在市域社会治理推进会上的讲话

 

 安 在平安 XX 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平安 xx 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 xxx 总书记关于平安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平安 xx 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精神,总结今年平安 xx 建设工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平安 xx 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聚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以及敏感节点安保维稳等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平安建设各项任务,持续实现了“六个坚决防止”工作目标,确保了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平安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强市域制度建设,健全完善了平安建设组织协调体系、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综治督导制度、市直单位平安建设责任和工作激励机制等工作制度,构建了齐抓共管、多元融合的平安建设制度体系。二是平安建设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是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重中之重。按照“三年任务两

 年基本完成”的要求,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强烈的“主人翁”精神,采取强有力举推进试点工作,确保我市如期达到相关标准条件,力争摘到全国“试点合格城市”的牌子。要大力推进社会治埋机制高效化。今年是试点工作的攻坚年,也是市域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健全完善的关键年。前期,我们已经对平安 xx 建设的工作机制进行了完善,下一步要抓好落实,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市域社会治理效能。市、县两级综治中心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得到落实,所有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全部配备到位,全市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绩效良好,民安民生事项上报等多项指标排在全省第一方阵,xx、xx、xx 等三个县市综治中心运行绩效排位全省前 x 位。三是平安建设整体质效进一步提升。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形成了 xx 市城乡“雪亮工程”、xx 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十百千”工程等一批经验做法。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胜收官战,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治理和网络诈骗、非法融资等专项治理,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增强,今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平安指数分别列全省第 x 位、第 x 位。特別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水灾害,全市政法战线听令而行,闻令而动、冲锋在前、连续作战,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使命,交出了合格答卷。

 ——整体谋划,以系统思维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怎么推”,坚持从新起点、宽领域、多层次、高标准来谋篇布局。研究出台了《xx 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平安 xx 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5)》,构建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强基固本、村(社区)落细落小的市域社会治理链条,围绕《实施方案》确定的 XX 项基本任务,逐项分解细化为可量化、可跟踪、可评价的阶段性目标,每年进行检查考核,促进形成创先争优的局面。

 ——党建引领,以坚强组织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谁来推”,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凝聚市域社会治理合力。一是强化党委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制,成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发挥市、县区党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作用。二是探索党建融合。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内容,探索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途径载体。三是推动党员下沉。深化属地管理,试点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推行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

 ——惩防结合,以安全稳定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治什么”,坚持一手抓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治安突出问题的解决,一手抓公共安全防控短板的补强。一是构筑总体安全防线。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运用,防微杜渐重大风险。二是实施综合治理工程。强化扫黑除恶

 专项斗争行业治理,重点推进十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三是建立动态防控体系。深入推进警种融合和网格警务融合,落实综治责任单位挂点帮创工作,健全交通、消防、特殊人群等领域安全防范管理机制,织密防控网络。

 ——做实做细,以固本强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强什么”,坚持以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为载体,推进要素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不断强化基层治理能力。一是汇聚治理要素到中心。充分发挥基层综治中心组团式管理服务作用,实现民安民生事件“综治中心分派吹哨、相关部门依责销号”的工作格局。二是整合治理力量到网格。对网格过筛梳理、整合优化,细化服务事项准入清单,对网格内事项定人、定岗、定责,规范案事件采集办理流程。三是倾斜治理资源到基层。发挥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作用,推进人民法庭“全面双达标”工作,深入开展“枫桥式”派出所、司法所创建,推行落实一村(社区)一警(辅警),提高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能力。

 ——凝聚民力,以各方联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靠什么”,坚持发挥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一是挖掘居民群众自治潜能。建设县区、乡镇社会组织服务孵化中心,培育一批治安防控、便民服务、养老教育、慈善救助类社会

 组织,做强平安志愿者队伍。二是发挥法治引领保障作用。完善地方性法规体系,坚持依法决策,做好普法宣传,培养“法律明白人”,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三是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落实村规民约、市民公约,健全完善道德激励和诚信奖惩体系,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选树,弘扬时代新风。

 ——智慧治理,以科技应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用什么”,坚持科技支撑,建设信息互联、数据共享的治理平台和高效运转、规范运行的实战单位。一是打造信息大脑。深化公安大数据中心建设、社会治理云平台支撑、xx 社会治理 APP 运用,进一步整合各类综合信息系统资源,推动系统集成、数据融合。二是拓展实战末梢。推进视频数据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智慧安防工程建设,今年再建设一批智慧平安小区。三是延伸应用触角。深入推进政法跨部门办案大数据平台试点建设,促进互通共享、集成应用。

在市域社会治理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材料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市、县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对全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试点工作各项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切实为平安中县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我县自2020年3月全面启动试点工作以来,积极打造党建引领、协同治理的统一共同体,对全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形成了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的市域社会治理合力,切实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推动社会治理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齐头并进,全县市域社会治理基础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但随着验收工作的临近,我们还有许多差距和不足需要抓紧时间推进。

 下面,我就推进试点工作,再强调五点意见:

 一是要切实加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试点工作要求,今年 5 月份起我们将相继迎接自治区、国家级验收,

 当前,时间紧、任务重,可以说我们做的好不好、推动的快不快,将直接影响全市验收成果。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结合职能职责把试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要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要按照《XXX 县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县党发﹝2020﹞19 号)要求,对标对表《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第二版)》分解任务,于 3 月底前完成 16 类 82 项基本任务的档案整理归纳工作。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指派专人负责档案整理工作,并及时报至县社会治理中心办公室存档备查。

 二是要加快推进前端视频建设项目工作进度。目前我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前端视频建设项目进展,较全市其他县县市相比,在工程调试、通网通电实现在线率方面均排名靠后。下一步,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部署要求,与电信、电力、广电等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强化调度,确保全面完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前端视频建设项目各项工作任务,尽快实现摄像头在线率百分百。

 三是要持续推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水平。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继续深入实施“开门入户”“一村一警”“警民联防”等警务工作模式。要结合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密切沟通、强化协作,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和防范控制工作,最大限度地压减刑事发案和治安案件。年内各乡镇至少要培树 1 个乡村治理典型样板村,党群服务中心至少培树 2 个社区治理典型样板。同时,各乡镇和党群服务中

 心要现实“党建+网格+基层治理+文明实践+服务群众”管理模式,引领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做好社会治理工作的参与者和建设者,确保党建引领网格化工作真落实、抓典型、拓辐射、见实效。

 四是要切实发挥好县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和 12 个乡镇平安建设办公室职能作用。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对各类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整治、早化解。村(社区)每周开展一次排查,乡镇和县级每月开展一次检查指导,及时对易激发风险矛盾纠纷进行研判分析,按时上报排查化解台账和统计表。要牢固树立“命案可防可控可降”理念,打牢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民转刑”命案发生率。

 五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建设水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和县委关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各项决策部署,实现决策部署到哪里、市域社会治理就跟进到哪里,让党的工作大局和大政方针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得到充分体现。要抓住试点工作机遇、借势发力,奋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和自身工作融合发展,有力助推全县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不断提高。

 我的讲话就要这里,谢谢大家。

在市域社会治理推进会上的讲话

 

 安 在平安 XX 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平安 xx 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 xxx 总书记关于平安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平安 xx 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精神,总结今年平安 xx 建设工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平安 xx 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聚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以及敏感节点安保维稳等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平安建设各项任务,持续实现了“六个坚决防止”工作目标,确保了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平安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强市域制度建设,健全完善了平安建设组织协调体系、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综治督导制度、市直单位平安建设责任和工作激励机制等工作制度,构建了齐抓共管、多元融合的平安建设制度体系。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是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重中之重。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时间很紧、

 任务很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强烈的“主人翁”精神,采取强有力举推进试点工作,确保我市如期达到相关标准条件,力争摘到全国“试点合格城市”的牌子。要大力推进社会治埋机制高效化。今年是试点工作的攻坚年,也是市域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健全完善的关键年。前期,我们已经对平安 xx建设的工作机制进行了完善,下一步要抓好落实,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市域社会治理效能。二是平安建设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市、县两级综治中心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得到落实,所有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全部配备到位,全市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绩效良好,民安民生事项上报等多项指标排在全省第一方阵,xx、xx、xx 等三个县市综治中心运行绩效排位全省前 x 位。三是平安建设整体质效进一步提升。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形成了 xx 市城乡“雪亮工程”、xx 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十百千”工程等一批经验做法。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胜收官战,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治理和网络诈骗、非法融资等专项治理,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增强,今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平安指数分别列全省第 x 位、第 x 位。特別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水灾害,全市政法战线听令而行,闻令而动、冲锋在前、连续作战,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使命,交出了合格答卷。

 对医疗纠纷的治理,重点在于“治未病”,构建长期预

 防机制。源头治理方面,医方要通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对风险的防范,不断提高从源头上、根本上预防纠纷的能力水平,实现纠纷的“源头治理”。如,加强医学知识宣传,提高患者对医疗风险的认识;强化医政管理,加强院方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前端治理方面,要倚重医疗行政管理化解纷争。卫健部门要发挥监管职能,通过建立案例分析制度、发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纠偏功能等机制,优化纠纷处理流程,惩处医疗机构违法行为,预防纠纷的产生。中端治理方面,要注重多元调解组织的共治衔接。医调委作为专业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构,应与法院形成联动机制,由法院参与调解员的培训,提升医调委的解纷能力。末端治理方面,法院要力争实现解纷利益的平衡与引领。诉前调解阶段应构建医疗纠纷一站式解纷机制,审判阶段则应当注重发挥司法审判对前端诉源治理的引领作用。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和创新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xx 市坚持以党的建设统领城乡社区治理,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主线,以改革创新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的路径。关于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和创新,我认为,首先要推进理念创新,以网络化管理实现社区党建全覆盖。以社会管理创新网格化试点单位为契机,探索建立综合服务平台,完善网格化管理。如,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基础网格,以“一格二员”(一个网格配备两名工作人员)的模式实行精细化服务;

 构建人性化服务平台,以“便民利民、服务群众”为主题,打造便民网;将微信群等现代化电子工具运用到管理服务上来,建立支部党建微信群等。其次是推进模式创新,通过构筑“四位一体”(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社区管理新模式、开展“一小区一品牌”建设等方式,让睦邻小区成为百姓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再次是推进功能创新,通过拓展“红色联盟”即小区党群驿站、坚持赋权搞活、增加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话语权,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推动基层党的政治工作创新出彩。最后是推进机制创新,突出龙头引领,抓好班子强根基;完善权力清单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优化社区人才选拔任用与考核激励。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今年以来,社区作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主阵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受到极大考验。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社区亟需将抗疫工作中的有效经验转变为治理的长效机制,加强社区治理韧性,迎接风险挑战。

 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赋权基层社区,构建常态防疫机制;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组织和党员有机嵌入社区治理过程,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培育专业性社会组织,统筹安排承接小区需求;构建数字社区,提升精准治理机制,强化智能化管理,加快推进市域数字治理的分流;聚焦民生底线,健全社区兜底机制。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社区治理不仅是政府的事,更需要唤醒居民主人翁意识,调动社会各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培育多元主体社区联盟。在包容性治理理念下,发挥科技推动社区建设的利器作用,把精细化治理落到实处,全面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的思考近年来,xx 区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和手段,统筹人防、物防、技防资源,着力整合各方力量,高水平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成效,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虽然成绩喜人,但xx 区市域社会治理也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着新风险、新挑战。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夯实基层基础等前提下,提升党组织统筹能力、依法办事能力、文化引领能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工作推进保障能力,在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丰富市域社会治理主体、健全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关于“督促监护令”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2019 年 xx 月,xx 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出台《“督促监护令”实施办法(试行)》,在全国范围内首创“督促监护令”工作机制。督促监护令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发现监护人存在管教不严、监护缺位等问题,影响未成年人

 健康成长,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时,向监护人发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检察工作文书。同时,配套相应的惩处措施与跟踪回访,确保对监护人的监督履职取得实效,有效预防涉罪未成年人再犯罪。从 2019 年 12 月发出全国首份“督促监护令”至今年 x 月,xx 市检察机关发出“督促监护令”xx份,取得监护人履行监管职责意识、问题少年法治观念和社会化关爱防护合力增强,实现家庭监护与检察帮教同步并进、家庭和睦与孩子感化同步互动、专门工作与社会帮扶同步共振的“三增强、三同步”效果。目前,我市实行“督促监护令”制度仍存在运作流程不够明确、执行情况评估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

 因此,要完善“督促监护令”,要强化检察机关主导作用,充分运用智慧未检平台,建立“督促监护令”执行情况评估机制,完善执行情况监督机制,明确“督促监护令”履责期限,构建社会化保护支持体系,让“督促监护令”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女性实践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女性的作用不容忽视。如何让女性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外部力量的支持是保证。各主体单位要一边扶持鼓励已建妇女团体,一边引导孵化新的妇女团体。孵化培育新的妇女团体,是基层妇女团体稳定发展的难点,也是重点。上级妇联可多创造机会,送基层妇女团体走出去,与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女性交流互动,让她们开阔视野,

 提高服务水平,从而促进妇女团体的健康发展。女性自身内在的力量,是女性参与社会治理的源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女性在追求“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实践中不断找到自我生命和存在价值。实践证明,女性只有让自己拥有更坚定的目标,靠自身的力量成长、蝶变,才能获取精神上的富足。市社会冲突的媒体传播及治理近年来,我市政法机关以网上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舆论导向;以活动竞赛为抓手,全面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宣传能力;以构建大宣传格局为先,不断壮大网络意识形态宣传阵地,为提升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满意度、安全感和知晓率提供强有力舆论支撑,为政法工作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在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新媒体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政法系统的新闻宣传工作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新形势下,要做好 xx 市政法系统媒体形象建设,一是要深耕内容生产,在强化主流媒体正面宣传工作的同时,创新报道方式,讲好鲜活故事。坚持内容为王,以优质内容赢得传播优势,同时平衡政务性与事务性、政府视角与市民视角的报道数量与质量。二是要优化平台建设,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媒体矩阵、精细化分工、平台化服务等措施,聚焦分众需求,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三是要提升回应能力,建立依法处置、舆论引导和谣言管控“三同步”管理协调机制,准确把握舆情应对的时、度、效。在发挥政务媒

 体矩阵联动作用的同时,与本地媒体及相关媒体有效互动和线上线下联动,实现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依法治国理念下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此次研讨会从传统文化、法治思想、社会生活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理解和阐释。通过参与此次研讨,在如何提升治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上,我有三点体会。一是用心。

 这个“心”,就是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二是法治。提升治理水平的具体措施就是规则明确、执法适当,这也是法治化的重要内容。所以,社会治理水平或治理体系的提升,实际就是法治化的进程。简而言之,规则清晰,是提升治理体系的根本和依据;执行规则合理、适当,是治理水平提升的保障;创新,是提升治理水平的能力。三是创新。这就包括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用心+法治+创新,是全面提升治理水平和能力的理念和方法,也是简政放权、便利百姓、治理创新的举措。

在市域社会治理推进会上的讲话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 树立“五个导向”

 优化“四大体系”

 增强“七大能力”

 (2018 年 7 月 17 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们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具体实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市域社会治理既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国家治理的大政方针、制度安排、决策部署和上级的任务要求,又要立足实际对本市域社会治理统筹谋划、周密部署、推动实践,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市域层面具有较为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具有解决社会治理中重大矛盾问题的资源和能力,是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的最直接、最有效力的治理层级,处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线位置。市域社会治理做得怎么样,事关顶层设计落实落地,事关市域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一、治理理念现代化 加快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解决市域内影响国

 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理念现代化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体来说,应树立“五个导向”。

 树立目标导向,加快实现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必须紧紧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目标来谋划治理思路、设定治理任务、规划治理路径。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系统化,坚持在党委全面领导下,统筹整合政府、社会、市场等各种力量,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科学化,深化对市域社会运行规律的认识,更加注重运用协商、契约、道德、习俗等社会内生机制。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善于运用法治方式解决纷争、规范社会行为,善于引导群众在治理实践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积极推进市域信息基础设施联通、网络畅通、平台贯通、数据融通,善于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增强政府决策部署的科学性、风险防控的精确性、打击犯罪的实效性、执法办案的公正性、公共服务的便捷性。

 树立政治导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自治、法治、德治结合起来,把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专项治理、源头治理结合

 起来,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把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结合起来,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更加有序有效开展。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市域社会治理全过程,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市域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使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成为不断夯实党执政根基的过程,提高党领导市域社会治理的水平。

 树立为民导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切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等问题,切实增强城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一切依靠群众,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动性、创造性。坚持一切由群众评判,尊重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做到社会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

 树立问题导向,在攻坚克难中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发展。一手抓化解历史遗留累积的存量问题,一手抓管控新形势下出现的增量问题。从最严峻的风险防起,围绕暴恐袭击、社会稳定等突出风险,坚持消化存量与控制增量相结合,有效防范风险蔓延、叠加、升级。从最突出的漏洞堵起,聚焦人员密集场所、治安混乱地区、重点人员物品以及新技术新业态,从法律、

 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综合采取措施,织密织牢风险综合防控网络。从最明显的短板补起,围绕人、组织、物、网等社会治理基本要素,加快市级层面实名登记、社会信用管理、产权保护等基础性制度建设,推动治理模式从事后应对向源头防范转型。

 树立效果导向,一步一个脚印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变为现实。逐步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美好蓝图变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效和实惠。实行目标化管理,把市域社会治理分解为可量化、可评价的阶段性目标,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市域社会治理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实行项目化推进,研究确定一批市域社会治理重点项目,逐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具体措施。实行责任化考核,对各类责任主体完成市域社会治理目标任务的进度、质量、效果进行严格检查评估,以责任到位确保市域社会治理效果到位。

 二、治理体系现代化 市域社会治理体系是党委领导下政府和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制度体系,包括一整套紧密相连、衔接协调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社会治理的新部署新要求,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具体来

 说,要优化“四大体系”。

 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的政治体系。要按照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形成社会治理合力的原则,加快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市域政治体系,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一是构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委领导体制,推动社会治理融入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格局。二是构建职能优化、运行高效的政府负责体制,推行扁平化管理,形成内部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三是构建区域联动、部门协作的齐抓共管体制,健全市、县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紧密协作的综合治理机制,推动基层治理触角向每个角落延伸。

 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的自治体系。加快构建民主开放包容的市域自治体系,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社会化水平。一是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健全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二是完善企事业单位自治机制,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等民主管理机制,发挥好维护职工权益、化解内部矛盾的作用。三是完善社会组织自治机制,推动城乡社会组织成为制度健全、运行规范、充满活力的自治实体,让社会组织的微治理释放出大能量。

 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的法治体系。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集约高效的市域社会治理法治体系,实现社会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一是建设科学完备的市域法律规范体系,制定权责明晰、便于操作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攻克市域社会治理难题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二是建设公正权威的市域法治实施体系,健全落实依法决策机制,推动程序公开化、裁量标准化、行为规范化。三是建设规范严密的市域法治监督体系,特别是对群众最痛恨的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问题加强监督,建立健全立体化、全天候的市域法治监督网络。四是建设务实管用的市域法治保障体系,构建全市统一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的德治体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彰显时代精神、体现地方文化的市域德治体系。一是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健全市域媒体宣传引导机制,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不断提高城乡群众公德修养。二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三是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培育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四是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推动各级学校思想品

 德教育创新,进一步完善符合当代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德育体系。

 三、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要按照习近平同志增强“八个本领”、做到“五个过硬”的要求,善于以联动融合、开放共治等理念协调社会关系,善于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调处社会矛盾,善于以经济、行政、道德等多种手段规范社会行为,善于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防控社会风险,不断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

 提高统筹谋划能力。科学把握市域社会治理规律特点,立足市域承上启下的中观定位,吃透中央和省级决策、政策,摸清所辖区域实际情况,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统筹当前工作与长远布局,研究确定本地创新社会治理的总体思路、政策导向、目标任务、方法路径。

 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把济民困、解民忧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群众最迫切要求解决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领域,每年办成几件实事、解决几件难事。把识民意、察民情作为作决策的前提,拓展、畅通民意收集渠道,完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落实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大接访、与群众交朋友结对子等制度,确保群众诉求听得见。把聚民智、汇民力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的

 重要依托,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构建起市域社会治理的网上网下同心圆。

 提高政法改革能力。把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政法口机构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原则,结合市级政法机关机构、职能和工作实际,谋划党委政法委自身机构改革和政法各单位机构改革。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与推进政法口机构改革紧密结合起来,用改革的办法闯新路。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搞好宣传阐释,引导广大干警积极拥护支持改革。把做好当下工作与谋划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探索新形势下市、县党委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的实现形式。

 提高创新驱动能力。紧密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社会治理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和工作流程创新。提高运用大数据辅助决策能力,建立人工智能决策辅助平台,推动从依靠直觉与经验决策向依靠大数据决策转变。提高运用现代科技强化治安防控能力,建立社会稳定数据信息系统,推动从被动“堵风险”向主动“查漏洞”转变。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服务群众能力,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

 提高破解难题能力。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难题,研究

 出台可操作的户籍制度改革措施,让那些长期工作、居住、生活在城市的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针对“城市病”难题,坚持源头治理,统筹好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针对矛盾纠纷化解难题,聚焦影响社会稳定的历史遗留下来的存量问题,搞清底数,力争每年彻底解决一批老大难问题。通过市、县(区)两级领导干部每月定期下基层大接访等多种方式,切实解决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防止新的矛盾问题产生。

 提高依法打击能力。依法打击市域突出违法犯罪,是市级政法机关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重要政治责任。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打得准、打得狠、打得稳。建立完善市级统一指挥、合成作战、专业研判、分类打击机制,针对影响市域安全稳定的地域性犯罪采取集中打击整治措施,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压倒性态势。始终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

 提高舆论导控能力。互联网就是新战场,新媒体就是新战力。要下决心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互联网新媒体上来,不断提高新媒体的品牌创新能力、话题设置能力、“引关圈粉”能力,让亿万网民在众声喧哗中听到党的声音。做好预知预警预置工

 作,有效化解重大舆情风险,坚决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善于运用新媒体开展政法工作和社会治理宣传,最大限度凝聚人心,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关心、支持。

在市域社会治理推进会上的讲话

 

  1 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作为全省第一期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我市通过补短板、固底板、优长板、树样板,努力探索具有岛城特色、时代特征、市域特点的社会治理模式。

 一、补短板,构建上下贯通的指挥体系

 市级层面负责统筹协调,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平安建设协调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力量,形成责任共负、任务共担、机制共建、平安共创的工作体系。区市层面负责组织实施,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的目标任务,提高协同高效的组织实施能力,压实各方责任、聚焦解决问题、推动任务落实。镇街层面负责强基固本,制定政法委员职责规范,完善镇街综治中心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全面打通市域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村居层面负责有序运转,全面理清村居职责边界,加快基层网格融合步伐,推动网格员队伍规范化管理,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底座”。

 二、固底板,创新风险防范的治本之策

 主动创稳,汇聚社情民意“晴雨表”,摸准摸清群众关注点,扎实搞好大调研、大摸排、大访谈、大化解四大行动,加大矛盾纠纷隐患的排查力度,及时消除苗头隐患。源头维稳,拧紧社会稳定“安全阀”,抓准抓牢防范基本点,推动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和舆情风险双评估,实现稳评工作规范化、评估领域多元化、评估参与社会化。调解促稳,打造纠纷调处“终点站”,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

  2 经验”,深入开展“最多访一次”、信访“三无”镇(街)和“无讼村庄(社区)”创建活动,确保老百姓对矛盾纠纷调处的态度、过程、结果“三满意”。

 三、优长板,提升公共安全的防控能力

 打造网格样板,按照“依地划格、依格定责、权责一致、赏罚分明”的原则,把不同部门划分的12类网格融合起来,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创建“智防”特色,推动雪亮工程建设提档升级,运用人脸识别、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事前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构建起全域覆盖、智能感知、动态预警的防控体系。勇当“心防”标杆,启动“心智谷”建设,健全市、区(市)、街(镇)、社区(村)四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促进疫情后的心理重建,激发社会正能量,消解社会负能量。趟出“共防”新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组织体系,探索建立市场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对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关怀帮扶和管理救助体系,落实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以奖代补、救治救助等政策,落实“3个100”制度,确保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安全监管到边到底。

 四、树样板,打造全国一流的工作亮点

 强力推进“一区市一特色,一部门一亮点”创建,支持具备优势、条件成熟的行业和领域,先行先试,率行突破。建设好一个中心,高标准建设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按照“综治中心+综治信息系统+N”的模式,打造集治安防控、矛盾化解、平安创建、维护稳定、网格管理于一体的市级社会治理指挥平台。开展好一项活动,深入开

  3 展“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广泛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倡导本地的事就在本地解决,做到“门要全开、单要全收、事要全解”。推进好一场攻势,紧扣“城市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的目标,持续推进平安建设攻势。

推荐访问:会上 治理 推进 讲话 社会